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从上周(10月23日至10月27日)来看,周一、周二央行分别开展8080亿元、5930亿元逆回购,以对冲税期等因素的影响;周三至周五分别开展5000亿元、4240亿元、4990亿元逆回购,以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总体来看,央行上周累计开展逆回购28240亿元,对冲到期的14540亿元后,央行逆回购口径实现净投放13700亿元。
从资金价格来看,据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10月23日DR007较10月20日明显回落,由2.3108%降至2.004%。不过时至月末,资金面仍相对偏紧,上周DR007均值为2.07%,高于当前短期政策利率(1.8%)。在分析人士看来,央行将根据市场流动性需求变化,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熨平短期波动,逆回购投放将保持在合理水平,市场流动性供给具有保障,助力资金面平稳跨月。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
此次国债增发是否会对银行间流动性有所影响?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政府债券发行是资金面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央行完全有能力运用法定准备金率、MLF、OMO(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对该因素进行有效对冲,从而为政府债券发行以及经济运行持续好转营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而且,虽然政府债券发行会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减少,但是政府部门对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又会造成流动性“水位”的上升。单纯因为政府债券发行造成的流动性变化通常是短期的、阶段性的。
张旭表示,倘若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需求持续较高,那么央行较有可能再度实施降准,并以此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而且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润同比增速也有所下降,降准还具有节约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缓解其净息差和利润增长压力的作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谈到,从以往来看,在政府债券供给扰动加大的阶段,央行通常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及降准等方式进行对冲。回顾近几年,在政府债券净融资额较高的阶段,前后1个月至2个月内央行往往会采用公开市场操作或是降准等方式来释放流动性。例如今年8月份至9月份政府债券加速发行的阶段,央行积极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并在9月份将存款准备金率降低25个基点,对冲政府债供给压力。
明明认为,在配合财政发力,支持信贷增长和实体经济修复的目标下,央行有较大概率在四季度采取降准的方式来释放流动性,也不排除通过降息的方式来引导实体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微软在今天召开的Build2023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年度Mi...
报告称,折叠手机渗透率上升速度较缓慢主要是碍于高昂售价,目前来看...
近日,共青团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对2022年度青年文明号...
曲线上市的交个朋友近来动作频频。有消息称,今年618开始,“交个...
工信部称,1-4月份,中国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运行平稳。电信业务收入...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外贸企业稳规模优结构的决策部署,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