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数字技术“复活”约五千年前南佐聚落遗址
躺在展厅里残缺的陶人,在数字化虚拟复原后恢复全貌,还伴随音乐跳起祭祀舞蹈;戴上VR眼镜,古人取火做饭、烧制陶器的场景尽收眼底……
在甘肃兰州,技术团队用数字化“复活”了南佐遗址。丝绸之路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数字重构项目部经理王昱鸥说,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和专家观点,技术团队推断出陶人的原始样貌后,根据人物特点进行复原。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一处距今五千年左右仰韶晚期至庙底沟二期的高等级大型聚落遗址。现有考古资料证明,南佐遗址“外环壕”内面积约有600万平方米,是距今约五千年前最大的聚落遗址之一,大型宫殿式建筑F1建筑面积达800多平方米,其中室内部分就达到630平方米。
“复原这样一处大型古遗址,需要做大量的走访和细致入微的考证。”王昱鸥说,技术团队考证历史文献,与专家交流后,前往南佐遗址考古现场开展田野调查,获取了气候环境、地理环境等重要现状信息。
记者看到,虚拟画面以两个陶人为故事主线,逐步展现了先民生产生活和祭祀场景,还原了黄土高原约五千年前的自然风貌,也生动复原了大殿内部结构。
近两年,数字化频频用于复原重现历史文化遗迹。2019年起至今,王昱鸥和团队先后复原了甘南八角城、庆阳大顺城等历史文化遗产。王昱鸥说,下一步,他们将围绕数字文物的全生命周期,植入历史空间与时间等多维信息参数,以智能算法为支持,真实再现历史遗迹的特定时期原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微软在今天召开的Build2023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年度Mi...
报告称,折叠手机渗透率上升速度较缓慢主要是碍于高昂售价,目前来看...
近日,共青团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对2022年度青年文明号...
曲线上市的交个朋友近来动作频频。有消息称,今年618开始,“交个...
工信部称,1-4月份,中国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运行平稳。电信业务收入...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外贸企业稳规模优结构的决策部署,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