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谈到了我国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他透露,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华中、西北、东北等7个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
“‘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持续保障15天以上市场供应量,其他城市也保有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储备。”刘焕鑫说。
刘焕鑫表示,近年来,我们坚持底线思维,扎实推进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粮食应急保供能力稳步提升。
首先是加强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各地结合实际需要对预案进行动态完善。在“建预案”的同时,对“搞演练”紧抓不放,通过分层分级组织应急演练,查漏补缺完善机制,通过复盘总结实战经验主动发现不足、及时改进优化预案。
其次是加强粮食应急协作体系建设。组织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华中、西北、东北等7个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区域、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架构逐步成形,层级响应、逐级保障、小灾省域内自救、大灾区域协同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第三是加强粮食应急企业体系建设。本着优中选优、动态更新的原则,选定一批大型粮油加工、物流配送等企业作为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省一级也确定相应的企业,加大政策支持,统筹调度企业资源,激发企业社会责任担当,推动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做到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
刘焕鑫指出,总的看,“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持续保障15天以上市场供应量,其他城市也保有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储备。还建立了一套加工和供应的体系,除了成品粮以外,原粮现在库里非常充足,还可以现加工来保障。各级粮食应急加工企业由5448家增加到6872家,增长了26%;粮油应急日加工能力由120万吨增加到178万吨,增长48%,一天加工量够两天吃。粮食应急供应网点由4.3万家增加到5.9万家,增长37%;依托这些网点,成品粮油应急日供应能力由106万吨增加到167万吨,增长57%。“这组数字能够反映出我们的应急保障能力是非常强的,可以让老百姓放心。”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2023年微软商城最佳应用榜单出炉:火狐浏览器F
,微软在今天召开的Build2023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年度Mi...
TrendForce集邦:预估2023年折叠屏手
报告称,折叠手机渗透率上升速度较缓慢主要是碍于高昂售价,目前来看...
梅观高速项目部荣获“青年文明号”称号
近日,共青团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对2022年度青年文明号...
“交个朋友”将入驻京东直播,5月31日罗永浩首秀
曲线上市的交个朋友近来动作频频。有消息称,今年618开始,“交个...
中国5G用户数达6.34亿户5G基站总数达273
工信部称,1-4月份,中国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运行平稳。电信业务收入...
齐商银行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助力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外贸企业稳规模优结构的决策部署,落实...